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50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5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6 毫秒
471.
【目的】针对广东省荔枝园化肥施用量过高且土壤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结合周边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需求,研究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广东省荔枝科学化种植提供施肥参考。【方法】以‘桂味’荔枝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减量30%分别配施猪粪有机肥5 kg/株(OF5)、10 kg/株(OF10)、15 kg/株(OF15)、20 kg/株(OF20)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荔枝根际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产量以及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相较于CF处理,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OF15处理的荔枝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分别提高35.3%和25.6%,OF10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32.2%,真菌数提高14.4%,OF10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提高26.1%,OF20处理的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提高11.8%,OF15处理放线菌数量提高18.1%,OF15处理的微生物量氮提高23.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荔枝果实的品质,且增产效果明显,配施有机肥5、10、15、20 kg,产量比单施化肥分别提升7.15%、1...  相似文献   
472.
【 目 的】 挖 掘 参 与 荔 枝 生 长 发 育 的 铝 激 活 苹 果 酸 转 运 蛋 白(Al-activated malate transporter,ALMT)基因家族成员,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荔枝基因组数据库,借助 META SEARCH 工具和NCBI 的 CDD 数据库鉴定荔枝ALMTs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LcALMT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预测、系统发育、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和表达模式等,通过 qPCR 方法分析荔枝 LcALMTs 的表达情况。【结果】荔枝 LcALMT 基因家族有 16 个成员,CDS 长度为118~803 bp,等电点在 5.16~9.07 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LcALMTs 均定位于质膜上,根据系统进化树将该家族划分为 5 个亚族。荔枝 LcALMTs 外显子数目在 3~10 个,有 4 个 LcALMTs 基因均不含非编码区。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LcALMTs 只定位在荔枝 15 条染色体中的 6 条上,且主要定位在 13 号染色体上。保守基序分析发现,荔枝 ALMT 家族成员含有 ALMT 和 ALMT superfamily 两个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中,光响应元件占比最多,其次是激素响应元件。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荔枝 LcALMTs 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其中 LcALMT5 和LcALMT15 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较高,qPCR 结果表明 LcALMT5 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结果较为一致。【结论】16 个荔枝 ALMTs 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域,组织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73.
【目的】筛选新型高效的生防有益细菌防治果树病害如采后荔枝霜疫病,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延缓褐变;揭示生防菌发挥防病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前期优选的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P19和生防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SI17,分别制备其菌体悬浮液,喷雾预处理采后荔枝果实,24 h后喷雾接种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SC18,随后观察果实病害严重度,检测不同时间点果皮对应的酶活性或物质含量。【结果】生防菌PP19和SI17菌悬液均显著降低采后荔枝霜疫病的发生,防效分别达到39.59%~88.76%和18.08%~91.01%;菌悬液提高果皮CAT、SOD、GLU、PAL、PPO活性,增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同时,降低果皮花色素苷酶活性、H_2O_2含量及总酚含量。SI17比PP19更能提高植物几丁质酶活性。【结论】通过上述结果,推测两个生防菌发挥生防效果可能与改变了果皮抗病相关酶活性或物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74.
从果园果树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拮抗菌株N-1,结合形态学表征、微生物基础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菌株N-1被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活体试验表明,拮抗菌N-1能够显著降低荔枝果实在采后贮藏期的腐烂率,此外,基于荔枝褐变的发生,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p<0.05)。提高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其活体防效是通过参与诱导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病程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75.
为研究25%氟节胺悬浮剂对荔枝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改善作用,连续两年在荔枝秋梢成熟后而冬梢未出时喷施不同浓度的25%氟节胺悬浮剂。结果显示:25%氟节胺悬浮剂能够明显控制和抑制荔枝冬梢的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冬梢的控制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54% ~ 94.34%和90.26% ~ 98.84%;氟节胺对荔枝的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16.12% ~ 206.23%;氟节胺对荔枝果实品质无显著提高改善作用。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500 mg/kg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333.3 ~ 5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